近日,我校第二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接诊了一例少见病例——破伤风特重型患者。我校第二医院急诊科重症团队、神经内科、药学部多学科协作,并联合武汉市第六医院刘念副主任医师进行远程会诊,经过48天惊心动魄的抢救与精心管理,最终帮助患者挣脱“死神枷锁”,创造了生命奇迹。

患者为一名68岁的男性,因“牙关紧闭、全身强直性痉挛伴呼吸困难”来到我校第二医院急诊科入院。追问病史发现其一周前有头顶部、右手外伤史,未规范处理伤口。入院时患者已出现全身肌肉痉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诊断为特重型破伤风(Ablett分级IV级),随时可能因呼吸肌麻痹或恶性心律失常死亡,该病是死亡率超80%的危重病例。
面对这一死亡率极高的急危重症,急诊科主任李燕组织了多学科联合攻坚,立即启动MDT救治机制。生命支持团队实施气管切开+有创机械通气,联合持续镇静肌松策略,成功控制抽搐风暴;感染控制组采用大剂量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中和毒素,联合精准抗生素治疗,控制并发症;器官功能保护组通过血浆置换去除血液内剩余破伤风毒素,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肺脏;重症康复组早期介入,康复科在患者意识转清后即开展床旁肢体功能训练。
经过48天的守护,医务人员创造了救治奇迹。在治疗期间,患者先后出现了反复发作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(血压波动达280-50/130-20mmHg,心率搏动在280-55次/分),重症肺炎合并ARDS胃肠道功能障碍,医护团队24小时专人监护,动态调整治疗方案,最终帮助患者渡过了自主神经紊乱关(第14天)、痉挛持续状态关(第42天)、呼吸机脱机关(第45天)。
李燕在回顾病例并总结经验时指出:“本例成功救治,体现了三大突破:一是重症监护条件下度过自主神经风暴,二是采用改良镇痛镇静肌松方案避免长期肌松副作用,三是早期康复介入减少后遗症。”该病例为破伤风救治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(图文/郝慧强、尚开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