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以来,口腔医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创新打造《走进红色故里,传承红色基因》大学生叙事党课,活动以“学生主体、家乡资源、叙事赋能”为核心,突破传统思政课堂“距离感”与“参与度不足”的局限,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,让思政教育焕发新活力。
2024年和2025年寒暑假、小长假等返乡时间节点,2022级本科生化身为“主讲者”“传播者”“组织者”,深入山西怀仁县鹅毛口红色教育基地、太行山革命老区、内蒙古青达门红色革命教育中心等地,通过实地调研、人物访谈、资料整理,挖掘“身边的红色记忆”。有的走进贺龙元帅曾指挥战斗的旧址,触摸弹痕墙,聆听“兵工小镇”奋斗史;有的在鄂尔多斯高原的窑洞里,通过老党员口述还原解放战争时期“地下交通线”的壮烈;有的用镜头记录八路军野战医院遗址,再现“马背上的医疗队”守护军民健康的温情;还有的结合医学专业,在讲述“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”时融入当代医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感悟。通过口述访谈,老党员“一辈子跟党走”的朴素信仰让学生深刻理解“忠诚”的内涵;通过经典诵读,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等文章与家乡故事相互映照,让学生感悟精神传承的时代意义。
学子们在讲述红色故事中,深刻体悟到“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”,厚植了对党忠诚的信仰之基,强化了对医学专业身份认同,在为国奉献中锚定人生坐标。当思政课走出教室、走进红色故里,当学生成为故事的讲述者与精神的传承者,红色教育便不再是“完成任务”,而是“生命与生命的对话”。口腔医学院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,拓展“党建+专业”“党建+科技”“党建+国际”等融合路径,让行走的思政课更鲜活、更立体,引导青年学子以“小我融入大我”的担当,在医学道路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。
(文/王凌;视频/刘璐嘉)